為挽救兒科醫事人力流失,衛福部提出三大措施。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宣布,明年醫院及西醫基層總額已匡列249億元用於兒童醫療,從保障總額著手完善兒童治療。自明年起擴大現行「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為「兒童專責醫師」,兒童年齡從0至3歲再往後延伸至6歲。健保署長陳亮妤說,正規畫提升兒童急重症醫療健保給付,包括兒童一般病床及加護病房的住院診察費等,預計12月公布。
石崇良指出,隨著國內少子女化,導致兒科病人減少,加上預防保健做得好,孩子不生病、不看病,疫情期間台大兒童醫院就曾出現「醫護人員比病人還多」的情況,也讓選擇兒科的醫師減少,相關人力恐因此萎縮。明年醫院及西醫基層總額共匡列249億元,包括醫院125.5億元及西醫基層123.5億元。
為了維護0至6歲兒童醫療照護量能,陳亮妤說,目前已於明年醫院及西醫基層總額中,共匡列249億元,透過保障總額以完善兒童治療,此預算已於今年9月25日經健保共擬會議通過,以留任兒科照顧醫事人力,提升兒童醫療品質。
陳亮妤說,0至6歲兒童專責醫師計畫,為醫事司0至3歲幼兒專責醫師計畫的延伸,健保署正規畫提升18歲以下兒童急重症醫療健保給付,包括兒童一般病床及加護病房的住院診察費等,其他如小兒外科手術、兒童心智科等給付,將與兒科醫學會、兒科重症醫學會討論,預計12月時對外公布,明年正式上路。
陳亮妤說,0至6歲兒童專責醫師計畫,為醫事司0至3歲幼兒專責醫師計畫的擴大,健保署正規畫提升18歲以下兒童急重症醫療健保給付,包括兒童急性一般病床及加護病房的住院診察費,推估約增加1.9億,其他如小兒外科手術、兒童心智科等給付,將與兒科醫學會、兒科重症醫學會討論,預計11月底提出方案,12月於共擬會議討論,明年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