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政務委員陳時中:政府啟動雙軸策略 打造健康台灣新引擎2025-11-13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12日表示,政府對生技產業的發展抱持高度信心,將以「創新發展」與「藥物韌性」兩大主軸推動政策,打造健康台灣新引擎,並透過法規、科技、資源與國際合作,讓台灣在全球生醫產業中扮演更關鍵角色。

經濟日報12日舉行「2025生技論壇-生技醫療產業新戰略」,陳時中代表行政院出席致詞時表示,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健康台灣」願景,以及行政院推動的「國家希望工程」,已將生技與藥物產業列為核心戰略。政府不僅要協助產業創新,也要確保國家醫藥安全,一方面強化研發創新,另一方面鞏固藥物供應鏈。

陳時中說明,針對「國家藥物韌性整備」,政府規劃六大策略,一是推動原料藥國產化,確保關鍵製藥來源不受國際供應鏈干擾;二是加強學名藥國際化,鼓勵業者布局全球市場、提升外銷能量;三是生物藥自主化,建構本土生物製劑研發與生產體系;四是核醫藥在地化,加強中西核醫藥的臨床與產業鏈結;五是建立智慧監控與供應管理系統,讓藥品供應資訊透明可追蹤;六是掌握關鍵醫材國產技術,鞏固國家健康防線。

陳時中強調,法規是推動產業的重要前提,行政院將採「法規先行、政策同步」原則,確保產業有明確的發展方向。除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外,也會在制度面完善藥物審查與流通規範,讓生技產業在穩健法制下加速成長。

另外在促進生技創新的部分,政府亦訂定五大推動方向,包括政策支撐、法規引導、科技領航、資源導入及跨域行銷。陳時中表示,這些面向將形成一個自政策至市場的完整支持系統,協助企業從技術研發到產品落地,都能獲得相應的支援與市場導向。

其中,最受產業關注的《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將於今年底前完成子法制定。再加上健保資料庫管理辦法與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辦法均已審查完畢,預計將陸續送交審議,這將構成推動醫療科技創新的法制基礎。

陳時中並表示,政府已啟動「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計畫,負責收集臨床檢體與菌株,並提供基因定序、動物實驗、國際合作等科研支援服務,未來也將與癌症、生物樣本庫及再生醫療研究資料整合,形成跨疾病的國家級資料平台。

他表示,這些資源將開放給產學研界運用,提升台灣在國際生醫創新鏈中的研究能量,並協助企業縮短研發時程,加速創新產品商品化。政府也期望透過跨域行銷與國際接軌,使台灣生技成果能真正走向世界。

最後,陳時中重申,政府對生技產業的支持從未間斷,生技不僅是科技政策的一環,更是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柱。透過政策整合、法規完善與公私協力,政府希望打造一個從基礎研發、臨床試驗、到製造與行銷都具備競爭力的完整生技生態系。他強調,台灣有實力,也有機會在全球生醫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政府將持續與業界攜手,推動健康台灣願景,讓生技成為帶動國家希望與人民健康的核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