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AI 智慧醫療發展走到哪?一次看廣達、英業達、長佳、中國附醫全都搶進2024-02-20

來源:科技新報/記者姚惠茹

AI 人工智慧應用遍地開花,其中智慧醫療應用在健康照護,早已做為「醫師的人工智慧輔助」,成為數位治療和健康工具,吸引台灣科技大廠如廣達緯創、英業達,以及生技廠的明達醫、新穎生醫、長佳智能,還有醫療院所的台大醫院、中國附醫分別從各個面向著手搶進。

AI 智慧醫療應用走到哪?

首先談到 AI 智慧醫療,其實就是 AI 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的定義,智慧醫療泛指透過資通訊技術來支持與衛生、健康相關的領域工作,包括大數據、基因體學、人工智慧,並著重發展數位科技與公共醫療的結合應用。

對醫護人員來說,智慧醫療最直接的好處就是防錯與減少工作負擔,根據美國基層醫療醫師調查發現,近 75% 醫師認為資訊科技應用技術能夠降低錯誤事件,而 AI 能使 15% 醫療照護工作自動化,其中醫材準備員約有 48% 的工作可交給 AI,至於各科醫師則能減少 2~12% 的工作。

根據麥肯錫調查報告指出,AI 智慧醫療應用分為三大階段,首先是 AI 醫療在醫療院所的應用,如醫學影像辨識,以 AI 輔助大量重複性的診斷,像是醫院的放射科、病理科、眼科都需處理大量的影像資料,主要透過 AI 協助醫師篩檢數以萬計的醫療影像。

AI 智慧醫療應用的第二階段是從 「醫院」延伸至「居家場域」,如遠距監測、AI 示警系統、虛擬助理等,像是腫瘤科、心臟科、神經內科會需要更多的專業合作,第三階段就是智慧醫療器材輔助,讓更多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進入臨床應用、輔助醫療診斷決策。

科技廠挾資通訊優勢搶進

台灣資通訊產業強盛,帶動科技廠、生技廠、大醫院,分別從不同面向搶進 AI 智慧醫療商機,像是宏碁智醫開發的 AI 骨質密度異常篩檢軟體「VeriOsteo OP 智骨篩」就已獲得醫材許可證,成為台灣第一個以胸腔 X 光影像分析骨質密度異常的智慧醫材。

廣達技轉自國防醫學院與三軍總醫院合作研發的「心電圖 AI 人工智慧判讀平台」,結合 AI 技術快速地進行心電圖的判讀,並能針對一張心電圖準確地輔助診斷超過 50 種疾病,還能上傳心電圖做出即時分析,輔助醫師在第一時間找出嚴重心臟急症,未來可廣泛應用在偏鄉社區和遠距醫療。

英業達旗下英華達 AI 團隊開發智慧傷口辨識軟體,以純軟體設計,能替使用機構省去硬體設備的購買與維護成本,並達到快速且大量在機構內部署的目標,只要下載導入到 App 中就能使用,輔助非傷口照護專科的醫護人員判讀。

緯創旗下緯創醫學科技聚焦各種應用開發,包含生命科學儀器、體外檢測、醫學影像、人工外骨骼,以及智慧醫院,而歷經五年開發的外骨骼機器人,已成為主流醫院採用的復健設備,包括台大醫院、榮總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醫院、中國醫藥學院等,而且大部分零件都是緯創自主生產。

佳世達更是成立醫療艦隊,旗下明基醫院、丁丁藥局、明基透析、明基醫、大江基因、明基智能,分別朝向醫療服務、醫療設備、血液透析、智慧醫療四大版圖布局,其中智慧醫療就是結合 AI 技術,做到智慧健檢、智慧醫院、智慧手術室等應用。

生技廠導入 AI 加速開發進程

生技廠搶進 AI 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像是明達醫就與軟體業者開發 AI 診斷系統,並與全球多家 AI 公司合作,共同將眼底相機推展至美國、歐洲、中國市場,而晉弘科技開發的眼科 AI 視網膜影像分析軟體,能輔助醫師判讀眼部病變,更早已行銷到國際。

新穎生醫的 DNlite-IVD103 創新生物標記,利用檢測尿液中的生物標記的組合,搭配 AI 演算法,精準將腎功能病變患者分為低、中、高風險等級別,做為臨床治療決策參考,而光鼎生技則將 AI 應用在檢測結果的智慧判讀與解析。

藥華藥攜手美商 VIZURO,運用 AI 進行數位轉型計畫,同時在藥物開發和推廣銷售領域導入 AI 專案,更將因果 AI 運用在罕見疾病患者的精準行銷,而醫揚則開發多項 AI 醫療產品,包含影像分析、醫療電腦、行動護理等,更獲得國際醫療業者採用。

長佳智能開發多科別醫療 AI 輔助診斷產品,並陸續取得上市許可,如骨齡輔助診斷、心電圖分析軟體,而安克生醫開發「安克呼止偵」則是透過雷射自動定位系統將超音波掃描流程標準化,再以獨特 AI 演算法將影像結果一致化,進而檢測出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醫療場域最實際的 AI 應用

醫院正是 AI 應用的實際運作場域,各大醫院紛紛導入智慧醫療,減輕醫護從業人員的負擔,像是台大醫院就利用世界首創的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偵測系統,已能做到早期診斷胰臟癌,更獲得美國 FDA「突破性醫材」認定,最新則是訓練本地端大型語言模型(LLM)應用到疾病分類編碼任務。

亞東醫院與遠傳電信攜手導入生成式 AI 技術,首波應用在失智症照護諮詢服務,並透過微軟雲端平台的 Azure OpenAI 建構自然語言搜尋知識庫,以仿真人互動問答方式,更為簡便和即時地傳遞衛教、社福及記憶門診資訊。

國泰綜合醫院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產學合作,運用 AI 學習技術,開發「說話不卡卡-語音篩檢評估 APP」,可協助語言治療師快速篩檢孩童語音錯誤類型及障礙程度,配合後續治療計畫,提供家長線上語言治療衛教,有助優化語言治療、評估品質與效率。

新光醫院攜手群創光電合作,開發胸腔器官 AI 自動重組 3D 影像技術,搭載群創裸視 3D 顯示器,30 分鐘完成胸腔器官影像分割與標註,建構三維器官、動靜脈與病灶的相對位置,協助醫師術前診斷,並可做為沉浸式醫學教學平台,以及醫病共決診療平台使用。

AI 智慧醫療無所不在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早就設置人工智慧中心,並擁有龐大的醫療數據,更利用 AI  幫助生成逐字稿與病歷摘要,幫助醫護人員書輸入病歷等時間減少 75%,同時利用 AI 分析臨床數據在重症與難治癌症疾病,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醫療服務。

中國附醫人工智慧中心主任許凱程分享,智慧醫療必須建立在大數據的基礎之上,因此中國附醫從 2003 年就開始建置大數據中心,包括全院病例電子化,以及各種影像、病理、基因資料,歷經 20 年收集 300 萬人的資料,有利於後續整合健保醫療雲,結合骨齡診斷、染色體異常診斷、心電圖異常診斷、胸部 X 光、糖尿病眼底病變、腎衰竭腎病預測等 AI 服務項目融入門診。

台灣資通訊產業發達,有利於發展 AI 智慧醫療,無論從全球公衛到台灣產業,相信智慧醫療解決方案進入臨床應用、輔助醫療診斷決策,最後會融入整個健康照護價值鏈,從教育、疾病治療到健康促進無所不在,真正達到精準健康的願景。